【组成】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夜交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作用功效】.除痰降火。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以清泄肝胆郁火以安心神;半夏、竹茹清降痰火(热);青皮、枳壳降气以除痰火;珍珠母、夜交藤、镇心肝以安眠。合而用之,有除痰降火之功。
【主治】失眠(神经官能症),证属痰火郁结型.证见失眠乱梦,头脑昏胀而痛,心烦易怒,胁胀胃堵,白天因倦思眠,但不能睡,晚间精神倍增,连睡意也没有。脉弦滑或数,舌略红,苔白腻或黄腻,便干,多思善虑。
【加减】心烦甚,加莲子3克;痰气交阻,胸闷阵烦,加胆南星、天竺黄各9克;失眠头痛甚者,加礞石30克(先下)。
【疗效】此方治失眠心烦之主方也。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来源】《中医内科新论》,印会河方。
【附记】本方不但能治失眠,并对由失眠引起的狂燥证(即今之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但须重加泄热镇肝除痰之.品。又治痰厥头痛、痰火癔病,效果亦佳。凡痰火引起的失眠等病,验之临床,效果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