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葛根20克,白芍15克,川芎8克,丹参20克,红花8克,白蒺藜15克,钩藤10克,茯苓30克,白术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别于上、下午各服1次,28日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功效】疏肝活血,宣畅气血。
【方解】方中柴胡、香附及葛根疏肝理气解郁、宣畅气血;丹参、红花、川芎则养血活血通络;白蒺藜与钩藤可清浮越之肝火、平肝祛风;白芍养血柔肝敛阴,且防柴胡与香附疏泄太过而耗伤肝阴之弊;配用白术、茯苓,健脾胃及渗湿利水、安神,此应《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则。诸药合用达到疏肝活血、通畅血脉之功,使气血调和而能改善症状,血压下降。
【加减】临床若肝阳偏亢则加大钩藤用量,并加石决明、夏枯草、天麻;阴虚内热加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天麻;失眠加首乌藤、合欢皮、龙齿;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熟地黄、当归、制何首乌;肾虚加杜仲、牛膝、桑寄生;痰湿明显加石菖蒲、僵蚕、半夏等。
【按语】女子以血为用,为阴盛之体,易于在经期或产后感受邪气,邪气与血相结,血脉凝滞致血脉失调而使血压升高;同时妇女具有特殊的内分泌系统及独特的生理现象,易于因生活因素和工作压力形成心理冲突,引起情绪变化,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郁血滞,终致血运失常而引起血压升高。研究证实:肝气郁结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而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均是诱发或加重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据此,肝郁血瘀病应疏肝活血。
【方源】廖展梅,等.疏肝活血法治疗中年女性高血压病66例.江西中医药,2005,3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