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半夏、枳实、竹茹各10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黄芪20克,丹参、泽泻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浓汁450毫升,早、晚分服。
【功效】降浊祛痰,益气活血。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二者如同时存在,将使病理进程加快。在降压的同对,如能够控制血脂水平,则有助于预防、逆转靶器官的损害,也就有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作用。西药治疗,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且需长期服用,而中医药从整体入手,具有独到之处。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痰浊等范畴,中医文献中无脂代谢异常的记载,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数学者认为应属脂膏、浊阻、浊质等范畴。其发病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有关。情志不遂,肝木乘土,则升降失司,清浊难分;胆气郁遏,则精汁不畅,脂浊难化,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精微不能传输,痰湿内盛,瘀脂阻碍气机,代谢紊乱。故祛痰、降浊是其重要治法之一。温胆汤加入丹参、黄芪、泽泻,降浊祛痰、益气活血,从而标本兼治。
近年研究表明,温胆汤有调节免疫的功能,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在肝细胞内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泽泻可抑制外源性三酰甘油、胆固醇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代谢及抑制三酰甘油肝内的合成。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除获得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外,同时对三酰甘油、胆固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方源】黄春玲.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146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5,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