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桂枝10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10g,血竭10g,鸡血藤10g,川芎10g,苦参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心律失常属阳虚水饮血瘀证者,症见心悸怔忡,或伴胸闷胸痛,肢冷汗出,或下肢浮肿,恶心吐涎,舌质紫黯,舌苔白滑,脉弦滑或结代。
【方解】苓桂术甘汤是张仲景治疗脾虚水停之方,以鼓舞脾阳,化饮利水。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化气;茯苓、白术淡渗健脾,恢复脾之运化功能,化生气血,清除水饮;甘草能“下气除烦”,阳气振奋,血脉充足,使心有所养,症状消除;血竭、鸡血藤、苦参共用,活血化瘀,疏通心脉;川芎宣通心气。诸药合用,达到温阳强心、宽胸通脉的功用。
【加减】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每因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发生频繁者,增桂枝用量,或可改用肉桂,加熟附子、红参;快速性心律失常,易甘草为炙甘草,加五味子、生白芍;血瘀症状明显时,可增川芎用量(但若血瘀气虚并重者不宜增量),加丹参、全瓜蒌;湿盛及纳差者,加清半夏、厚朴、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等健脾和胃之品。
【医案】刘某,男,70岁,农民。1996年11月9日以心前区疼痛、心悸加重10日入院治疗。症见:心前区时有疼痛,伴出冷汗,心悸,稍喘,面色晦暗,口唇发绀,舌质发黯,苔腻,脉沉细结代。心电图示:心率每分钟86次,陈旧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辨证为心气虚弱,心血不足,心脉瘀滞,心失所养。处方:桂枝10g,白术10g,茯苓30g,熟附子6g,丹参30g,川芎10g,鸡血藤12g,淫羊藿12g,苦参10g,全瓜蒌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治疗2个月余,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心电图明显改善。间断服用上方维持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未再发生。
【按语】老年人心律失常相当常见,它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严重威胁其生命。长期临床实践表明,心血不足、水饮瘀血阻滞是老年人心律失常常见病机之一。而这些病理的形成,与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脾胃虚弱、阳气不足有关。因此,在临床中选用温阳化气行水之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老年人阳虚水饮血瘀证的心律失常,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方源】马丽丽.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