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三仁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_治疗的疾病有哪些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彭。 2019-07-16 15:54:42
养生之家导读:方中杏仁辛开苦降,开肺气,宣通上焦。那么三仁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下面小编给您详细介绍下。

【组成用量】

薏苡仁24g,厚朴、半复各12g,滑石18g,杏仁、白蔻仁各10g,竹叶、通草各6go【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杏仁辛开苦降,开肺气,宣通上焦。蔻仁、滑石、通草皆甘淡渗湿之品,使湿邪从下而去,其中蔻仁芳香化浊,与厚朴、半夏同用,其燥湿化浊之力颇强。竹叶、滑石功能清热。全方共呈辛开肺气于上,芳化燥湿于中,甘淡渗湿于下,达到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病证。

本方具有调整胃肠道运动及其分泌功能,抗菌、抗炎、解热、利尿、镇痛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湿温初起,胸闷身重,不渴、苔白、脉弦细滴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初期肠伤寒、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波状热、高山反应、荨麻疹、扁平疣、男科疾病等。而必须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小溲短少,舌苔白而薄腻,脉濡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热毒夹湿型)治宜清热解毒,佐以除湿。以本方加板蓝根30g,金银花12g,黄柏10g,连翘9g为主治方。

若高热缠绵不退者,加寒水石、生石膏(均先煎)各30g。脘痞腹胀,恶心呕吐者,加木香10g,木通6g。

2.病毒性肝炎(湿阻脾胃型)治宜化湿理气。

以本方去白通草,加大腹皮、茯苓、苍术、陈皮各10g为主治方。

若胁肋胀满者,加青皮10g,柴胡6g。四肢沉重者,加木瓜10g,桂枝6g。3.伤寒(湿热外袭,卫表不和型)治宜芳香化湿,疏表达邪。

以本方加减:薏苡仁15g,杏仁、藿香、佩兰、金银花、黄芩、滑石(包)、豆卷各10g,竹叶、薄荷(后下)各5g,白蔻仁、川黄连各3g为主治方。

若头身疼痛者,加白芷、连翘。咳嗽者,加桔梗、前胡。胸闷者,加郁金、枳壳。

4.慢性泪囊炎(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以本方加苍术10g,甘草3g为主治方。

5.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湿热夹风型)治宜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以本方加鹤虱15g,蛇蜕、刺蒺藜各10g,甘草3g为主治方。

6.中央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湿热蕴积型)治宜清热、除湿、化浊。

以本方去竹叶,加赤小豆30g,茯苓15g为主治方。

7.失眠(湿热上扰心神型)治宜宣化三焦,分清湿热,去邪安神。

以本方加熟枣仁30g,远志12g为主治方。

8.咳嗽(湿热蕴肺,肺络不宣型)治宜宜化肺气,清热祛湿。

以本方加减:瓜蒌皮、泽泻,滑石各12g,杏仁、白蔻仁、厚朴各10g,陈皮、前胡、紫菀各10g,竹叶3g为主治方。

9.肺炎(湿热蕴结气分型)治宜宣化透热,解毒祛湿。

以本方去半夏、通草,加金银花、连翘、前胡各15g,牛蒡子、瓜蒌皮各12g,川贝母10g为主治方。

10.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湿热内阻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藿香、板蓝根、蒲公英各30g,佩兰15g,石菖蒲、黄芩各12g,山栀子10g,川芎9g为主治方。

11.心肌炎、心动过缓[痰湿内闭,胸阳不振型(胸痹)]治宜利湿化浊,通阳散结。

以本方加减:薏苡仁40g,滑石22g,瓜蒌20g,杏仁、草豆蔻、厚朴、法半夏各10g,丹参12g,郁金9g,黄连8g,甘草6g,田三七3g为主治方。

12.高血压病(湿热中阻,清阳不升型)治宜清化湿热,宣畅气机。

以本方加减,石决明30g,莱菔子15g,薏苡仁12g,白豆蔻、滑石、厚朴、藿香、法半夏、菊花各10g,竹叶6g为主治方。

13.急性胃肠炎(湿热蕴结中焦型)治宜芳香苦降,调和胃肠。

以本方加减:薏苡仁30g,滑石20g,葛根、白术、法半夏、苍术、厚朴各15g,藿香12g,杏仁、神曲、黄芩各10g为主治方。

14.慢性胃炎(湿阻中焦型)治宜宜气化湿。

以本方去竹叶、通草,加甘草10g为主治方。

15.胃癌腹部转移(脾虚湿滞型)治宜健脾除湿。

以本方去竹叶、滑石,加茯苓20g,苏条参、白术、黄芪各15g,鸡内金10g,甘草6g为主治方。

16.慢性肠炎(湿热郁阻,湿浊不降型)治宜辛香芳化,利湿升清。

以本方加减:冬瓜皮30g,滑石20g,苍术、葛根、白术、木香各15g,藿香、炒谷芽、炒麦芽、神曲各10g为主治方。

17.结肠炎(湿困脾阳型)治宜醒脾化湿,宣气除胀。

以本方加减:白豆蔻20g,薏苡仁、淮山药、厚朴、白术各15g,杏仁、炙甘草各10g为主治方。

18.胃肠型感冒(署湿遏卫,热蕴于中型)治宜辛香芳化,清暑利湿。以本方去白蔻仁,加佩兰、茯苓各12g,香薷、苏叶、藿香各10g为主治方。19.呕吐(湿热内蕴、阻胃降气型)治宜宜肺运脾,分消湿热。

以本方加生姜3片为主治方。

20.便秘(气滞湿阻型)治宜宣通气机,化湿运脾。

以本方去竹叶,加枳壳、云茯苓、木通、蚕砂各12g,白术10g,茵陈15g为主治方。

2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湿热中阻,郁蒸肝胆型)治宜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以本方去通草、竹叶,加茵陈30g,苍术10g,竹茹12g,茯苓15g为主治方。22.胆囊炎(湿热中阻,肝胃不和型)治宜清热利湿,利胆和胃。

以本方加黄芩12g,郁金、柴胡各10g,茵陈15g为主治方。

23.肾小球肾炎(水湿浸渍型)治宜化湿宣气,淡渗利尿。

以本方加减:白豆蔻30g,薏苡仁、滑石各20g,淮山药、通草、竹叶、杏仁各15g,肉桂10g为主治方。

24、急性肾盂肾炎(湿热阻滞于下,气化不利,水道不畅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以本方加连翘15g,蒲公英30g,怀牛膝12g,车前子10g为主治方。

25.肾囊肿(下焦湿热,瘀血交结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以本方去滑石,加桃仁、赤芍、牛膝、丹参各15g,川芎、台乌药各10g,红花6g为主治方。

26.泌尿系结石(外邪侵袭,湿温初起型)治宜宣化、清热、利湿。

以本方去半夏、厚朴,方中通草改用木通15g,加金钱草25g,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5g为主治方。

27.滑精(湿热内蕴,肾气虚衰型)治宜清热利湿,补肾固摄。

以本方加煅龙骨20g,金樱子15g,炒芡实12g为主治方。

28.不射精(湿热阻塞肾窍,郁闭气机型)治宜宣畅三焦,分利水湿,清热通窍。

以本方加黄柏、车前子各8g为主治方。

29.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壅滞、清浊不分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去杏仁、通草,加藿香10g,山栀子6g,瞿麦15g为主治方。

30.阳瘘(湿热蕴结,宗筋弛纵型)治宜清透湿热,调畅气机。

以本方加减:杏仁25g,六一散20g,牛膝15g,薏苡仁、黄柏、山栀子各10g,白豆蔻、苍术各8g,通草6g为主治方。

31.盗汗(湿热内蒸,迫津外出型)治宜清热利湿,宣化气机。

以本方加减:牡蛎(先煎)、糯稻根各30g,茵陈12g,杏仁、薏苡仁、茯苓、滑石、法半夏、黄芩、连翘、全瓜蒌、丹皮各10g,川厚朴6g,白豆蔻(后下)3g为主治方。

32.面瘫(湿热阻络型)治宜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以本方加佩兰、藿香、麦芽、山楂各10g为主治方。

33.神经性尿崩症(三焦湿热,渍及肠胃型)治宜宣肺运脾,分消湿热。以本方为主治方。

34.斑秃(湿阻三焦,气血瘀闭型)治宜宣通三焦,清利湿热。

以本方加川芎、僵蚕、白芷、黄芩各15g为主治方。

35.颈淋巴结炎(湿热阻滞中焦,流窜经络,积聚成结型)治宜清热化湿,宣通气机。

以本方加金银花、青蒿、藿香各10g为主治方。

36.月经过多(湿热内蕴,迫血妄行型)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以本方去滑石,加地榆10g为主治方。

37.闭经(湿热内蕴,气血失畅型)治宜清利湿热,行气活血。

以本方加香附、丹参各12g为主治方。

38.小儿长期低热(湿热遏伏三焦型)治宜宣化清利湿邪。

以本方去竹叶,加青蒿10g,牛蒡子、黄芩、连翘各6g,枳壳5g为主治方。39.小儿水(湿热郁蒸肌肤型)治宜清宣化湿,凉血解毒。

以本方加减:生薏苡仁20g,滑石、金银花、连翘各12g,杏仁、白豆蔻、紫草、赤芍、地肤子各10g,竹叶、甘草各6g为主治方。

40.小儿口疮(湿邪郁阻三焦型)

以本方去通草,加黄连3g为主治方。

41.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风热夹湿型)治宜清热解毒,利咽散结。以本方去半夏、厚朴、加板蓝根20g,金银花、连翘各12g,浙贝母10g,牛蒡子6g,防风5g为主治方。

42.慢性咽炎(湿热中阻,咽失濡养型)治宜宣肺利咽。

以本方加减:生薏苡仁20g,滑石15g,北沙参12g,杏仁、藿香、浙贝母各10g,白豆蔻5g,桔梗、薄荷各8g,射于6g,麦冬、木蝴蝶各3g,生甘草7g为主治方。

43.结节性声带炎(湿热闭肺、清窍不利型)治宜辛香芳化,宜痹开窍。以本方加蝉衣6g,佩兰、藿香、桔梗各10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发热恶寒加藿香、香薷。

2.寒热往来加柴胡、青蒿。

3.夹有暑邪加鲜藿香、鲜佩兰。

4.小便短黄加赤茯苓、车前子。

5.流行性腹泻加藿香。

6.急性泌尿系感染加金银花、连翘为基础方。

7.丘疹性荨麻疹加地肤子、白鲜皮。

8.遗精之属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型加金樱子、芡实。

9.不射精之属湿热缠绵,气机郁闭型加黄柏、车前子。

10.阳痿之属湿滞筋络,宗筋失养型加仙灵脾、菟丝子。

11.阴囊水肿之属水湿下注型加柴胡、胆草、橘核。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抗炎平喘汤治疗哮喘配方

中草药2021-04-25

抗炎止痒汤治疗皮肤湿疹

中草药2021-04-02

抗炎活血汤治疗附睾炎配

中草药2021-04-01

小儿解热丸孕妇能用吗

中草药2019-12-27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孕妇

中草药2019-12-27

肾炎解热片孕妇、小孩儿

中草药2019-12-24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