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 行水总剂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茯苓
膀胱化气添官桂
利便消暑烦渴清
除桂名为四苓散
无寒但渴服之灵
猪苓汤除桂与术
加入阿胶滑石停
此为和湿兼泻热
疸黄便闭渴呕宁
药物组成:白术10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15g官桂10g。
趣味速记方歌歌诀:五苓二苓泻桂术。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米汤调服6g,日3次或水煎服。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水湿内停兼有表证。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的水肿,身重,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症。
(3)痰饮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本病为表邪未解,传里入腑,水蓄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君——泽泻甘寒清热,淡渗利水。
臣——茯苓补益脾气而利水;猪苓清热除湿而利窍。
佐——白术健脾燥湿,增加治水之功。
使——官桂温化膀胱而利小便,又能疏散表邪而解太阳之表。
诸药相合,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
运用要点:本方为利水的基础方,临床凡见水饮内停,小便不利,而见水肿、痰饮、泄泻、心悸头眩等症者皆可考虑选用。
临床案例:编者曾治魏某,男,80岁,形胖。腹泻腹痛3天,日十余次,腹痛即泻,泻如稀水,无尿,纳呆口和,小腹凉感,精神萎靡,服痢特灵、抗生素等无效,舌淡胖,苔白润,脉弦无力。此案泄泻有两大特点:其一水泻,其二无尿。因思此必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并于大肠而成水泻,前人有“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之旨,因投五苓散试治:
茯苓30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0g,白术15g,白芍25g,陈皮10g,防风10g,乌药10g,山药30g,甘草10g。3剂。服药即愈。
附方:
(1)四苓散(《明医指掌》):本方去掉桂枝而成。
功效:健脾利湿。
主治:水湿内停证。症见小便赤少,大便溏泻等。
(2)猪苓汤※(《伤寒论》):泽泻猪苓茯苓阿胶滑石功效: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证。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又可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