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血瘀体质经络养生法_淤血体质按摩、针灸、按摩调理法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1-25 09:26:44
养生之家导读:改善瘀血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膈俞、肝俞、太;中、三阴交、委中、曲池。

文章目录

血瘀体质艾灸法

改善瘀血体质,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膈俞、肝俞、太;中、三阴交、委中、曲池。它们的作用有点类似于当归、益母草、田七、山楂等。除了刮痧、放血,其他方法均可考虑。刮痧、放血应该由针灸医生决定实施与否。如果是女性患者,常用的穴位有太冲、五枢、维道、血海、三阴交、合谷。

1.艾灸足三里、关元穴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是足阳明胃经之要穴。每周艾灸足三里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坚持2~3个月,就会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为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是足三阴经和任脉交会的地方,艾灸该穴能培补元气。

2.艾灸血海穴

艾炷灸或温针灸血海5~7壮,每次灸1 0~20分钟。此法能养血活血。

血瘀体质按摩法

1.按揉三阴交穴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三阴交,每次1~3分钟。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几乎所有的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都可以通过按摩三阴交来辅助治疗。

2.按揉血海穴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等。每天上午9~1 1点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按揉血海效果最好,每侧3分钟。

3.按揉太冲穴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在太冲穴出现异常。

按揉太冲穴,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故按揉该穴还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此外,还可治疗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症。

血瘀体质刮痧法

方法一:刮拭背部。

用面刮法和双角刮法从上到下刮拭肺脏、脾脏的脊椎对应区。重点刮拭膀胱经的肺腧穴、脾腧穴、三焦腧穴、肾腧穴、膀胱腧穴。

方法二:刮拭胸腹部。

用平刮法从正中沿肋骨走行向左刮拭脾脏在胁肋部的体表投影区。用面刮法从上到下刮拭中府穴,上脘穴至下脘穴部分,右门穴至关元穴部分以及章门穴。

方法三:刮拭四肢经穴。

用面刮法从上到下刮拭上肢肺经列缺穴至太渊穴部分,下肢胃经足三里穴、丰隆穴至脾经阴陵泉穴部分、三阴交穴、公孙穴。

1.痰湿体质保健刮痧要点提示

(1)痰湿体质在刮痧过程中不易出痧,不可为追求出痧。刮拭时间过长,刮拭力度过重,只要局部毛孔微微张开或局部有热感即可停止刮痧。

(2)用拔罐排出痰湿体质患者体内的湿气效果比价好,拔罐时罐内水雾的多少和皮肤是否出现水包可以提示体内湿气的多少。

2.保健刮痧的作用

(1)保健刮痧可以振奋阳气,健脾益气,促进水液代谢,利湿化痰。改善痰湿体质因水湿内停积聚而引起的水湿内盛的症状。

(2)经常刮痧,可以健脾壮阳,化解水湿内停,可预防痰湿体质的易发疾病,促进痰湿体征的康复。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常洗热水澡,血液循环不

中医常识2018-03-26

血瘀体质能喝酒吗?科学

中医常识2018-03-26

血瘀体质易患什么疾病?

中医常识2018-03-02

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有哪

中医常识2018-03-02

血瘀体质喝什么茶?淤血

中医常识2018-01-25

血瘀体质吃什么中药和中

中医常识2018-01-25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