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扶脾消渴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量用法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7-18 20:45:29
养生之家导读:扶脾消渴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是什么?配方成分与用量用法又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组成】人参15g白术15g山药20g沙参20g麦冬15g白合15g玉竹15g焦山楂20g鸡内金15g陈皮15g甘松15g葛根15g

【作用与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润肺,化精止渴。

【适应症】消渴病(糖尿病)。

【用法】加减:病初口于大渴引饮,尿糖(廾)以上者加桑椹15g、女贞子15g;病证减轻后则兼扶气,加黄芪20g、桂圆肉15g;若服药而疗效甚缓,乃脾气不得肾阳之助加枸杞子20g、菟丝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

【方源】王文彦,扶脾消渴汤.中国中医药报第2版1992;9:14

【评按】中医认为,消渴之病机主要是“水谷不代,脾不散精”所致。因胃主受纳,脾主转运,饮食人口,经胃腐熱成水谷之气,再转运于脾,通过脾的运输,化生功能,将大分子的水谷之气,分解成可被人休叹收利用的小分子水谷精微而散布于全身。今消渴者,饮而烦渴,食而善饥,其原因是胃能受纳,而脾不能化水谷之气为水谷精微,机体不能吸收利用反随尿排出,故症见“三多”消瘦。本方意在健脾而化精,方用人参健脾益气生津,温阳化精止渴;因脾虚湿胜而精不得化,用白术、山药健脾燥湿,湿除则气得周流而散精。三药为君,功专扶脾又能补肺,脾健则化水谷之气为精微,肺气通调以行治节之令。但因脾虛不能散精而肺燥,故臣以沙参、麦冬、百合、玉竹润肺,以收耗散之肺气,使肺气肃降,化水为津。肺朝百脉,调节血液循行常道,助脾散精微以酵解于全身各处。佐以鸡內金、焦山楂健脾消谷,得人参、白术资助,消化作用更强,可直接将水谷之气分解化生成水谷精微。陈皮、甘松理气酲脾,导滞除壅;葛报轻扬升发,鼓粦升腾脾胃之阳,三药为使,共用调整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及水谷精微的代谢。水谷之气得化,精微吸收代谢正常,脏腑得养,夥官得润,而消渴自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