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着力,在第1胸椎至第2腰椎棘突的连结上涂以油剂或滑石粉,分别自上而下反复直推20~30次,用力均匀而不可太重,频率为30~60次/分钟。②擦脊柱法:术者在患部用双手或单手小鱼际部位掖动,来回均匀用力掖3~5分钟。③拇指运气点按揉夹脊法:患者俯卧,术者将气运于双拇指端的桡侧面或单手拇指端桡侧面,在脊柱旁开约1.5cm的两条平行线上,自上而下点按揉,每一移动点按揉2分钟,用力方向要始终朝向脊柱的前内方,两侧平行线各操作3~5遍。④双掌交叉分推脊柱法:
术者位于患者侧方,以双手平掌的掌根部为着力点,分别自上而下作反方向用力推按50~100次。⑤叠掌颤压脊柱法术者位于患者侧方,以重叠为着力点,上身前俯,两肘挺直,以上身加手臂按力,分别按压脊柱的患部1~3分钟,按压时手臂要作小幅度弹性震颤。⑥拇指运气点按患者腧穴法:首先重点按肩井,接着点按大椎命门气海俞、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八髅、环跳、委中、阳陵泉、承筋、承山、昆仑、悬钟。⑦掌分腰法:术者位于患者侧方,先以双手平掌的掌根部或大鱼际为着力点,分别自腰椎棘突线开始,向两边分抹30-50次,如果病症为虚,手法宜轻。⑧掌拍脊柱法:术者位于患者侧方,以右手空拳拍法自上而下快速拍击,反复3~5遍,拍力要以腰劲为主,频率较快,声音清脆富有节奏感。⑨侧扳腰法: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者患侧,一手臂挺直按住腰部,另一手托两大腿远端用猛力将两下肢抬髙20°~30°,迫使患者腰部后伸,重复2~3次。⑩屈膝屈髋牵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侧方或后方,一手握患者脚踝部,一手按患膝部下面,作外旋和内旋屈膝屈髋8~10次,接着两手协同惠者向后上方牵拉,反复3~5次。
【功效主治】舒筋通络,调理气血。主治增生性脊柱炎。
【临床疗效】本组5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50天。结果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3例。
【经验体会】增生性脊柱炎是因退行性改变或以退变为主引起椎骨与关节广泛性增生,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人,发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偶感腰腿酸痛不适,经适当活动或休息后症状减轻,这种感觉在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最明显,但活动不多时又感不适,此种现象可持续很长时间后逐渐加重偶而轻度扭伤疼痛加重,活动受限,最后可因骨刺刺激滑囊或关节面变形,脊柱活动功能将明显受限,疼痛逐渐加重,并可因椎间孔狭窄刺激神经根发生下肢放射性疼痛,X线片可见椎体边缘有硬化和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骨质增生,部分病人可见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突亦有增生、硬化变尖等。此病临床常见,但就诊者除较为严重的病人外,往往是腰椎某些其他疾病的合并症,故临床要注意鉴别,辨证治疗。
【方法来源】樊宝华推拿治疗增生性脊柱炎50例.中国疗养医学,199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