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在双侧耳穴腰骶椎区用火柴头按压寻找压痛点,发现压痛敏感部位后,即以火柴头适度用力按压(有时用拇指甲掐按即可),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度,同时嘱病人活动腰部,以活动时腰部疼痛加重的体位姿势为基点,做俯仰或转动腰部的动作,并在最痛点时加大耳穴按压力量,越过最痛姿势后可减小耳穴压力,以减轻病人痛苦。操作手法注意轻重交替,间歇按压,催气与候气结合,可在数分钟内使疼痛明显减轻。按压3~10分钟后,即让病人坐位或卧床休息片刻。耳交替用穴,如此反复2~3遍。
【功效主治】疏通经络,理筋止痛。主治急性腰扭伤。
【临床疗效】本组127例,年龄11~65。结果:经1次治疗痊愈66例,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
【经验体会】根据耳针及全息疔法原理,耳穴腰骶区压痛敏感点即是病变部位病理信息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病变部位的调控点。信息经同一部位输出输入,双向联系,尤其在治疗时活动病变部位,更使信息调控同步化,这样在病变部位的动态变化中,以耳穴的微小刺激引起病变部位的较大的信息改变,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急性腰损伤可以是腰肌损伤、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也可能是腰骶关节、骶髋关节损伤或骶肌损伤,也不排除有小关节错位。本疗法就是利用病变部位相关肌群的力学平衡作用,使病变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在运动中发生向愈性改变,使病变部位的微循环、微环境与代谢由紊乱状态恢复为协调状态,治疗的过程就是炎性介质的清除过程,故1次治疗时间最长以30分钟为宜,过长反而有害,且应间歇施术,待其静养修复,遗留轻微疼痛可不治而愈。在治疗前,一般应排除局部骨折、骨肿瘤、骨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对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的骨质疏松病人,也应谨慎对待。
【方法来源】周立华等.耳穴按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中医正骨,20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