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0-07-09 16:15:44
养生之家导读: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着眼,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有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的优势。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术内容

1、西医治疗:

(1)精神治疗:应常规向病人说明疾病的良性性质和不治而愈的特点,以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情绪紧张者可给予安定、镇静剂。

(2)饮食治疗:因乳痛与类脂代谢有关,所以应减少脂肪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3)药物治疗:现阶段认为有临床疗效的有以下几种药物。①溴麦角环肽:通过作用在垂体催乳细胞的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杂直接抑制催乳细胞合成和释放泌乳素。每日5mg。70-90%可改善临床症状。②炔羟雄异恶唑:通过合成雄性激素,作用于丘脑下部垂体和卵巢功能,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每日200mg。共3个月为一疗程。③夜樱草油:可使某些前列腺素增加并降低催乳素活性。每日3g。④甲状腺素:分析本病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失调有关而选用。⑤碘剂:小剂量可刺激垂体前叶,产生黄体生成激素,促使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化,从而使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⑥黄体酮。于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应用,10mg/天,持续9—12个月,80%的病人可缓解临床症状。⑦三苯氧胺:近年来已开始广泛应于临床,其机理是三苯氧胺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过高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组织,从病因上达到治疗效果。临床用药方式可分二种,一种是持续给药法。三苯氧胺10mg,一日二次口服。持续阻断雌激素作用于乳腺增生组织,一般用于症状较重的病人。另一种是周期给药法,根据雌激素的分泌规律,在月经后第2-5天开始口服,共15-20天停药。用于临床表现较轻的病人。3个月一疗程。90%病人可缓解症状。

(4)乳管冲洗药物灌注:有的学者应用带41/2—5号针头(针头端磨圆钝)的针管抽取生理盐水,经溢乳孔道注入0.5—1.5ml,病人感胀痛时拨出针头,轻柔按摩乳房,排除液体,如此反复至排液清沏为止,然后于每个冲洗过的导管内分别灌注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隔36天治疗一次。经治疗,部分病人自觉症状消失,乳头无溢液出现。据分析,冲洗注药方法有消炎、通畅引流的效果。通过引流减少积液的刺激作用,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5)手术疗法:由于囊性增生病是靠病理诊断,术前临床各种检查是无法确诊的,有少数病人常常被误、漏诊而发生恶变。故近年来许多学者倾向于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既能确诊又能解决大多数病人的治疗问题。

2、中医辨证分型: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乳核”、“乳癖”的范畴,其发病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密切关系,并涉及脾、肾、心。其证型可分为30多种。为了使本病治疗规范化、系统化,便于总结,并向高层次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将该病辨证分型为肝郁痰凝型、冲任不调型二个证型。并将乳腺纤维瘤(“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表面光滑,推推可动。”)从乳癖中分篇论述。

3、中医冶疗:

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着眼,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有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的优势。并根据不同分型制定出以下治疗方法。

(1)疏肝理气:①疏肝理气、开郁散结。②疏肚解郁、温经养胃。③疏肝健脾。④疏肝理气,通经活络。

(2)活血化淤:①活血化淤、清热解毒。②活血化淤、疏肝和胃。

(3)化痰散结:①化痰散结、开郁导滞。②化痰散结、活血通络。

(4)综合治疗:根据气郁、血瘀、痰凝互为参杂相激而发肿块之特点,给予温通、疏肝、行瘀、消痰散结。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