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调肾方配合护理治疗肾病综合征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6-28 21:43:14
养生之家导读:调肾方配合护理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调肾方药物组成:黄芪30g,汉防已10g,茯苓30g,桂枝10g,生姜10g,甘草6g,白术18g,泽泻30g,制附子10g,阿胶(烊化)12g,桑白皮15g,忍冬藤30g,冬瓜皮15g,益母草30g,大黄10g,冬虫夏草3g(冲)。②注意事项: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药液沸腾后,沙锅文火煎20分钟,共取汁约200ml,1日2次,1次100ml,30剂为1疗程。③临床辨证加减:临床若偏重于脾肾阳虚(全身水肿,脉沉紧)者加细辛6g,淫羊藿30g;肝肾阴虚(下肢肿甚,脉沉数)者加黄柏6g,知母6g;气阴两虚(水肿,神疲气短,脉沉细)者加人参10g,五味子10g;气滞水停(水肿,腹胀,脉弦紧)者加木香10g,厚朴18g,沉香6g;湿热壅滞(水肿,苔黄腻,脉滑数)者加薢10g,薏苡仁10g;临床尿中有红细胞者加五倍子10g,白及10g;尿中有白细胞者加马齿苋18g;尿中有颗粒管型者加连翘18g;蛋白尿加重者加白僵蚕18g,芡实30g;蛋白尿始终不降者加黄芪60g,防风10g;蛋白尿很难消失者加蝉蜕18g;肌酐尿素氮偏高者加大黄18g,六月雪18g;尿量少而不畅者加怀牛膝18g;水肿严重者加玉米须30g,麻黄7g;水肿不退按之如泥者加淫羊藿30g,仙茅10g;血脂偏高者加槟榔、生山楂各18g;伴有皮肤疖肿者加金钱草18g;舌质有瘀点者加丹参18g,泽兰10g临床疗效

治疗60例中,临床治愈26例,占43.3%;显效10例,

占16.7%;好转15例,占25%;无效9例,占15%;总有效

率为85%。通过临床长期观察,中药配合护理治疗肾病综合征,其临床治愈率与病种分类较为密切,一般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好,临床治愈(24例)率为50%,有效(45例)率为93.7%;对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差,临床治愈(2例)率仅有16.6%,无效(6例)率却占50%,可能与其病因复杂有关。

治验点评

肾病综合征是在肾小球疾病中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通透性明显增高为特征,可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炎性改变。本病可由胶原性疾病、代谢性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循环性疾病等引起。临床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等为主要症状。其病理类型分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炎、膜型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微小型肾病等。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范畴。《素问》中指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朱丹溪)。水肿症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证)日久,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张景岳)。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蒸腾。若脏腑功能失调,或脏气亏虚,使三焦决渎失职,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留不行,则出现水肿。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人的体液排泄,主要依赖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液难以蒸o,,化,停滞而肿胀;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湿停滞,形成水肿。其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的病理基础;风寒湿热是引发本病之因;脾肾阳虚水浊瘀滞才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故选用黄芪、白术补气,固表,摄精,祛毒,和营,健脾以扶正,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流量而。,消肿。防己利水通淋,祛风止痛,可刺激肾脏增加尿量,降低,,血压,消除炎症与过敏。制附子、桂枝通阳化气以升阳,可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功能。益母草活血化瘀以利尿,加速消除尿中的蛋白。大黄通腑泻热以去浊,可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及血脂胆固醇。冬虫夏草补肺益肾以壮阳,可减轻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肾小球内压力与肾皮质线粒体钙离子内流,以及肾小管细胞溶酶体毒性损伤;降低尿蛋白和血中肌酐尿素氮含量与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纠正细胞内外的氨基酸代谢紊乱,调节中枢神经,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生理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调节心肌缺血,保护ATP酶的活性与机体代谢,改善肾脏功能忍冬藤清热利尿,抗菌消炎,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胃肠蠕动与吸收,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脂胆固醇。本方标本兼顾,补泻并举,补肾健脾,温阳消肿,通腑泄浊,益气清热,祛瘀生新。同时,佐以相应的心理疏导,恰当的饮食调理,正确的健康护理,此药食相调,医护相合,均能有效地改善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使肾脏功能趋于正常。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