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自拟参田方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辨治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6-25 13:01:24
养生之家导读:自拟参田方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辨治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以自拟参田方为基本方:由红参10g,田七10g,全蝎5g,淫羊藿15g,杜仲15g组成。在此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加减用药予以治疗。

①气虚血瘀型(22例):症见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失眠耳鸣,神疲乏力,胸闷不适,面色灰暗,舌质紫暗舌边有瘀点,脉细涩无力。高血压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11例,其中总胆固醇升高4例,甘油三酯升高6例,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9例;治则: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用基本方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肾阳虚型(17例):症见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神疲乏力,面浮无泽,形寒肢冷,腰痛膝软有冷感,舌淡苔白,脉沉迟细而无力。高血压期3例,Ⅱ期5例,Ⅲ期9例,其中总胆固醇升高4例,甘油三酯升高5例,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7例;治则:温阳益肾,养血活血通络。用基本方合右归丸加减。

③痰湿壅盛型(16例):症见头昏重痛,眩晕多寐,胸脘满闷,呕恶痰涎,不欲饮食,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或弦滑。高血压I期9例,Ⅱ期5例,Ⅲ期2例,其中总胆固醇升高3例,甘油三酯升高4例,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5例;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用基本方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④肝阳上亢型(12例):症见头胀痛且眩,耳鸣眼花,面色潮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腰膝酸软,舌红苔黄,脉弦有力。高血压I期8例,Ⅱ期2例,Ⅲ期例,其中总胆固醇升高2例,甘油三酯升高3例,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4例;治则: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用基本方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全部病例均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于饭前服。30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临床疗效

高血压改善情况:治疗67例,显效38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06%;血清脂质水平的变化:治疗前胆固醇(TC)5.82±0.87mmol/L,甘油三酯(TG)2.64±0.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81±0.48mmol/L,治疗后:胆固醇(TC)4.78±0.48mmlL,甘油三酯(TG)1.69±0.37mmol,低密度脂蛋白(LDL-C)2.57±0. 43mmol/L.

治验点评

本组67例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升高发生率高达83.6%,其原因除高血压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血脂指标处于高水平状态,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趋势外,不排除脂质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血脂水平变化很可能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合并血脂升高的病变,根据本组观察,辨证可分为气虚血瘀、痰湿壅盛、肾阳、。

虚、肝阳上亢等4型,病机则以气虚、阳虚或痰湿或瘀血为多见。中医认为,无论属虚,或瘀或痰,或阴虚阳亢,都可致气滞瘀阻脉络,使血压及血脂升高,病变发展。现代临床普遍认为,辨治高血压多从肝而论,以平肝潜阳或滋阴潜阳为治法,但本组67例中以虚证型为主的有39例(58.2%),说明虚证型在高血压血脂升高病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正本清源以益气温阳、逐瘀通络为主要法则,自拟参田方为主加减,结合辨证用药进行分型治疗,从两组病例治疗结果比较不难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8.06%,而对照组只有71.43%,说明辨证治疗疗效可靠。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可减轻心肌缺血的损害,能扩张或收缩血管,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加强人体脂质代谢。配合其他四药共同起到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全血黏度、抑制心肌收缩力以降低血压和加强体内的脂质代谢作用。但针对各型还必须结合血脂检测结果及药物性能,尽可能做到针对性治疗,比如用人参与淫羊藿、田七配伍山楂、丹参、泽泻等药物,对高血压Ⅰ期及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伴轻度血脂升高者,以强化降脂治疗达到降压的疗效就比较好。与丹参、桃仁、大黄、山楂等药相配伍,并重用人参,取其人参皂苷能降低动物高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Ⅱ期、Ⅲ期高血压伴中度以上血脂升高者。若将淫羊藿、杜仲与肉苁蓉、牛膝、泽泻等药配伍,则善长温补肾阳以降压降脂,适用于肾阳虚型各期高血压伴血脂升高者。总之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参田方中主要取红参补气,淫羊藿、杜仲补肝肾、温肾阳,田七活血祛瘀,全蝎通络之功效,针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升高的病变,从整体上降血压和降血脂,以配合局部活血化瘀通络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对改善症状,促进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自拟参田方治疗高血压合

中医常识2020-06-25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