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所有患者均辨证为肝风内动,上逆犯脑,均给予清脑熄风汤治疗,①药物组成:磁石、珍珠母、桑叶、菊花、石菖蒲、白蒺藜。②随症加减:肝肾阴虚加生地、杞果、桑椹子;四肢麻木加桑枝、鸡血藤、僵蚕;肝阳亢甚加生龙骨、钩藤、生牡蛎;痰浊盛者加竹茹、制半夏、炒远志。③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两次温服,4~6周为1疗程,在口服中药汤剂期间,停服西药降压药物。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患者,一个疗程后,痊愈6例,有效28例,无
效6例,总有效率为86%。在无效的6例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4例,合并冠心病者2例,况且在无效的6例中均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治验点评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皮层机能紊乱,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中医无高血压病的病名,其类似于中医的眩晕、中风等病名。笔者认为病邪入脑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因脑为元神之府,只需清气熏养,不容阴浊之气来犯,若有邪犯,则疾病顿发。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与脑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此段经文具体讲述了眩晕的产生,是由邪气入脑所致的。《素问·调经论》云:“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云:“无痰不作眩”,这里的“风”、“痰”皆作为“邪气”来理解,如无肝风上行入脑,无痰浊阻滞脑络,无气之与血并走于上,高血压病由何而发,且气血并上、痰浊、肝风三者之间,又是相互影响而互为病因。如情志抑郁,忧思恼怒,使肝失疏泄,肝气内郁,形成有余之气,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则致肝阳亢盛,肝风内动。
阳亢风动,伤阴耗津炼液成痰,于是肝风挟痰、挟火,鼓动气血,上乘入脑,冲犯元神之府,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清脑熄风汤中的磁石、珍珠母熄风潜阳;桑叶、菊花清热散邪;白蒺藜熄风通络;石菖蒲清脑开窍、化痰。诸药合用,共奏清脑热,熄肝风之功效。脑热清除、肝风平熄,药物切中病机,故使血压平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