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6-18 21:50:53
养生之家导读: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中药治疗:治疗原则:补益肝肾、化痰开窍,祛风通络。药物组成:熟地黄15g,白芍15g,天麻15g,地龙15g,川芎12g,牛膝15g,水蛭10g,半夏12g,陈胆星12g,天竺黄15g,茯苓15g,砂仁5g。煎服法:加水400ml,煎取200ml,1日1剂,分两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②针刺治疗:取穴:百会、水沟、内关、下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合谷。操作: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先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然后用1.5~2寸的毫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针刺,水沟用雀啄术,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2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下极泉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取穴时下肢屈曲,并在胭窝下垫一个枕头),丰隆、合谷直刺,提插泻法,以肢体有抽动感为度,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周6体息1天,4周为1

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

无变化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0.00%。

治验点评

中风,西医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中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动脉阻塞,以致该血管所灌流的脑细胞缺血坏死,又称为“脑梗塞”。出血性中风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所致。偏瘫主要是由于病侧锥体系损害所致,同时还伴有锥体外系的损害,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决定偏瘫的严重程度。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肢体瘫痪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周围神经瘫痪表现为松弛性瘫痪,由偏瘫表现出来的肌张力过高和运动模式往往给功能恢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学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尤以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最为突出,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灵枢·热病》

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刺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本疗法在中药汤剂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不仅保留了中药汤剂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更增加了针刺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二者合而为一综合应用,相得益彰,故其治疗效果较单纯中药汤剂更显著。中医学认为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为肝肾亏虚,其标实为风痰阻络。病机的关键是肝肾亏虚、风痰阻络导致的脑络阻滞,神失其用。故治疗应以补益肝肾、化痰开窍、祛风通络为原则。百会、水沟为督脉要穴,可调脑神、通脑络;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滋补肝肾,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补益气血;丰隆为祛痰的要穴,合谷为祛风之常用穴,二者合用,有化痰祛风之功;下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诸穴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化痰开窍、祛风通络之功,从而使脑络通畅、神复其用,诸症得除。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症

中医常识2020-07-09

针刺治疗黄褐斑伴乳腺增

中医常识2020-07-09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

中医常识2020-07-08

程子俊第三掌骨针刺治疗

中医常识2020-07-02

乌灵胶囊联合针刺治疗伴

中医常识2020-06-22

针刺治疗失眠症

中医常识2020-06-22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