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以温经止痛汤治疗,处方:肉桂(后下)8g,艾叶3g,
紫石英(先煎),当归、川芎、赤白芍各10g,莪术12g,牡丹皮9g,怀牛膝6g,醋炒五灵脂10g,延胡索12g。②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0ml,早晚2次分服。每个月经周期自经前5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一般于月经来潮第3天停),连续治疗3个周期为1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31例,治愈6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
治验点评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达30%~50%。其中大约10%的患者由于疼痛,难以在经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痛经虽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但在临床上原发性痛经以寒凝血瘀型为多见,根据“女子经血易行,一毫不可壅滞”(《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寒则热之”、“结则散之”等中医理论。以肉桂、艾叶、紫石英温经祛寒、助阳活血,以当归、川芎、莪术活血化瘀调经,少佐寒凉之品牡丹皮以防其温散太过耗血动血,延胡索理气止痛,赤白芍缓急解痉,怀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西医学目前主要认为与前列腺素有关。由于子宫内膜及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宫腔内压力增高等引起。而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赤白芍、延胡索能降低前列腺素,肉桂中的肉桂油、肉桂酸钠、桂皮醛具有镇痛作用,故温经止痛汤对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痛经宝(月月舒)颗粒是由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延胡索、木香、丹参、五灵脂等组成,功能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痛经。温经止痛汤较痛经宝(月月舒)颗粒增加了艾叶、紫石英,更适宜于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笔者体会原发性痛经大多是青年女性,学生占的比例大,有紧张的心理,包括学习紧张等因素,因而在应用温经止痛汤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注意经期卫生,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饮冷着凉,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