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与方法、经验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19-09-03 11:44:33
养生之家导读:痛经主要发病有情感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原因造成的,那么,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与方法、经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中药内服,予自拟温经化瘀汤,药物组成:熟地15g,当归10g,川芎6g,延胡索12g,没药6g,蒲黄10g,牛膝15g,桂枝6g,香附9g,炙甘草4g等。②临证加减:湿气重者加苍术、茯苓;胀甚于痛者加乌药、九香虫;兼腰痛者加杜仲、川断、狗脊;阳虚寒邪凝闭着加附子、干姜;呕吐兼畏寒肢冷者加吴茱萸、小茴香。③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于经前3天服药,连服7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80例患者,痊愈5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

【治验点评】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在于月经期间受到致病因子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血流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其中以寒凝血瘀型多见。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有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在临床上治宜温经活血,化瘀止痛。有研究证明温经活血化瘀方药能明显抑制PGF2a活性和解痉作用, 增加血液灌流量,改善微循环,对离体子宫的自律性收缩有抑制作用和拮抗催产素的作用,从而具有解痉镇痛作用。方中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柴胡、香附、蒲黄、元胡既活血化瘀又理气止痛,细辛、桂枝温经散寒止痛,佐以牛膝除可以活血外还可引血下行,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起标本兼治,扶正祛瘀之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桂枝茯苓丸加牛膝治痛经

中医常识2021-03-04

痛经饮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医常识2020-08-04

痛经宁方的作用与功效主

中医常识2020-08-04

痛经灵片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19

痛经脐疗散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19

桂枝茯苓汤(丸)加减治疗

中医常识2020-06-14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