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心理健康/心理常识/文章正文

孩子入高中后精神处于长期紧张和疲劳怎样调节?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11-16 21:31:30
养生之家导读:孩子入高中后精神处于长期紧张和疲劳怎样调节? 常听到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进入高中后十分吃力,学习时思想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动作变得有些缓慢,孩子常说自己实在感到很累,到底什么原因

孩子入高中后精神处于长期紧张和疲劳怎样调节?

常听到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进入高中后十分吃力,学习时思想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动作变得有些缓慢,孩子常说自己实在感到很累,到底什么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不是体力不支,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疲劳,其身体状态也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我们知道从初中到高中阶段,无论在学习上还是能力上对孩子来说,都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如果孩子一下子适应不了,就会感到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越想适应越着急就越适应不了,于是在精神状态上就会十分吃力,久而久之对身体也产生了影响,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会造成精神处于长期疲惫和紧张状态。

发生了这种情况也不必着急,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1)让孩子学会放松以缓解压力为什么要学会放松呢?身体和大脑是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身体感到轻松时,头脑才变得更加冷静和清醒。放松的方法也许我们多少知道一些,例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外出散步等等。这确实是种放松,但是要达到完全的轻松,我们还需要将身体上的紧张与精神焦虑完全驱除。这种放松方法很多,例如:腹式呼吸、语言催眠、头肩按摩法等等。这里介绍一种“精神放松法”:当你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设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静物上,例如一盆花、一幅画,保持5分钟,并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它的纹理、它的背景等等,5分钟后,闭上一会儿眼睛,然后继续做你刚才的工作。不久你就会感到呼吸均匀,心情轻松,那么大脑也就平静下来了。

(2)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科学用脑:有些孩子没完没了地“抓紧”时间做功课,课间10分钟在做、午休在做、放学后在,,

做…拿他们的话来说,“几乎满脑子都是习题”,这种学习方法势必导致大脑的疲惫不堪,神经一直是蹦得紧紧的,其学习效果反而是降低的。曾有位家长在帮助孩子消除精神疲劳的做法上是让孩子定时拨好闹钟,这样,每当学习了一个小时闹钟就响了,于是孩子就打开书房门和爸爸一起做健身活动,5分钟后,孩子又进去学习了,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原先要一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竟然只用了半小时就做完了而且思路也变得敏捷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在完成功课之余他还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一些其他的知识,他感到这种学习才是真有收获的学习。这位家长的做法就是让孩子的大脑有松有弛,该集中时就集中,该轻松时就轻松这位同学进大学后便坚持合理用脑,其各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后直升了硕士生。从“不适应”、“长期紧张、疲劳”到对大脑运用自如,到成为硕士生,应该说是得益于合理地、科学地用脑,使大脑始终保持清醒。

(3)让孩子学会改变认知方式,培养自信心:有时由于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一开始不适应的情况下便“败下阵来”,于是就开始焦虑、自卑,不久感到异常疲劳,压力很大对这种情况,可以帮助孩子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以增强自信。例如有个孩子进入高中后,经常测验不及格,久而久之她便认为自己是个无用的人,其学习是无指望了,干脆“躺倒不学”,让自己的学习一天天走下坡路精神也时时处于疲劳乃至“瘫痪”的状态。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她,而是配合老师,帮助她。每当测验成绩单发下来,就让她和过去自己的成绩比,不去和别人比,慢慢地她发现了自己在进步,开始有了一点儿自信,觉得自己也是有潜能的,只是慢慢发挥而已。一旦认识上有了改变,精神也提起来了,不久她还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了课余外语的学习,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因此这位家长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以自信,让她从“心灰意冷”的精神疲惫状态下走出来。

(4)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预防某些疾病:除了学会一些调节的方法外,还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在长期精神疲劳情况下,孩子可能发生一些身心疾病如胃病、血压偏高等,有些家长并不大关注这些情况,以致使孩子在高考体检时才发现结果只能休学一年了。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合理的营养调节以保证孩子因疲劳过度而引起的营养消耗得到补充。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高中生仍然沉迷于卡通片

心理常识2020-11-16

如何帮孩子适应高中学习

心理常识2020-11-16

如何自我安慰?安慰自己

心理常识2017-09-02

女朋友说他前男友的很大

心理常识2020-10-10

男朋友说怕控制不住自己

心理常识2020-10-12

男友性功能太好舍不得分

心理常识2020-10-12

锻炼胆量的14种方法_如何

心理常识2020-1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