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卑是怎样引起的,内向自卑孤僻跟家庭有关吗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愿与别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贵、自罪他们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劳,心灰意懒。
由于自卑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这些表现都是衰老的征兆所在。
可见,自卑的心理就是促使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剂,因此,希望健康的人如果想要防止早衰,就应摒弃自卑心理,客观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热爱自我,树立起生活的勇气。
一个人曾经过去的经历,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出人头地的想法等都有可能导致自卑感的产生。
通常,自卑感强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严酷的经历,有过心理创伤。如有个小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绩都很差,但四年级前完全无忧无虚,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难以忘却。那天他与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踢足球,此时有位成绩优良的同班同学故意捣蛋,他对此提出抗议,并据理驳倒了对方。
可对方竟大吵大骂起来。这时有位任课老师正经过此地,将他们劝解开了,但老师一味训他,反倒安慰那个同学,并冲着他说:“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
过去,他不怎么介意学习不好的问题,这时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产生自卑感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心理,绝大部分是由于儿童时代所受到的创伤引发的成年时代产生自卑也大有人在,但是儿童时代所受创伤造成的自卑感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克服起来也最不容易。如父母或其他成人经常打骂训斥孩子、数落孩子的缺点等,这些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阴影。但是,自卑心理在儿童身上并不十分明显,而在青少年当中却相当普遍。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少年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用挑剔的眼光寻求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将其夸大。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越是希望向“他靠拢,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如果儿童时代曾有过创伤,这时会愈加强烈地浮现出来,一并合成而加剧了自卑。
同样的心理创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心理创伤并不是完全起因于外部的刺激,而还有其主观原因性格。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具有小心、内向、孤独和偏见,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
现代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比试优劣的场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