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四季养生/夏季养生/文章正文

月子里中暑怎么办_产褥期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7-04-24 21:00:40
养生之家导读: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产褥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文章目录

一、产褥期中暑的原因
二、产褥期中暑的预防
三、产褥期中暑的治疗
四、产褥期的保健

产褥中暑的原因

    1.产妇热耐受性下降

    (1)正常产妇热耐受性下降原因包括: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且失血多致产后体质虚弱;②产后出汗过多摄入不足导致体内缺盐;③产褥期疲劳、睡眠不足等[4]。

    (2)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病变及产褥感染等。

    2.机体处在高热环境且散热途径受阻

    (1)环境温度>35℃,相对湿度>70%(如我国南方炎热潮湿的夏季),产妇受旧风俗影响在产褥期“避风”而紧闭门窗,居室通风条件不良且无降温设备,不能有效地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而散热。

    (2)“不良习俗”:产妇怕“受风”而头戴帽、身盖棉被、穿长衣长裤、扎袖口裤腿,使产妇出汗途径受阻。

产褥中暑的预防

    1.卫生宣教,破除旧习,卧室通风、衣着被褥适宜,避免影响散热。

    2.产褥期多喝水,可适当饮用清凉饮料。

    3.环境温度适宜,居室温度调控在22~24℃;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酷暑下工作。

    4.让产妇了解产褥中暑的先兆症状,察觉不适早期对症处理。

    此外,预防产褥中暑还应做到:

    加强产褥保健: 产妇产后出汗多,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最初几天可用温水擦洗身子,以后可行淋浴。要鼓励产妇多进饮料,以利散热。要争取早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产妇住的房间要打开窗户通风,光线须充足。遇有很热的天气。亦可使用电风扇,加强空气对流。但要注意风扇距离要稍远,风力要小,不要直接对着产妇吹。

    衣被要适宜: 产妇产后抵抗力低,衣被比正常人要多些,但不要过多、过厚,更不能扎腿蒙头。应适可而止,以产妇不感到闷热为宜。

    倘若出现发热,既不要强行发汗,也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早就医。同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一些紧急处理措施:将产妇移到明凉通风处、口服盐开水、十滴水、仁丹等,改用冷毛 巾敷头、颈部,这样能为医生的处理争取时间。

产褥中暑的治疗

   一般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4~6l/分。呼吸衰竭者及时予机械通气。②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③安定10mg肌注或10%水合氯醛10-20ml保留灌肠,适当镇静、抗惊厥、解痉治疗。④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40mg,静注,每12小时1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严密监测:①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②体温:降温期间连续监测;③尿量:放置Foley导尿管计量,保持尿量>30ml/h;④动脉血气:高热者结果需校正。体温超过37℃时,每升1℃,PaO2降低7.2%,PaCO2增加4.2%,pH降低0.015;⑤凝血功能和生化。

产褥期的保健

   1、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

    2、 保持充足的睡眠,学会与婴儿同步睡眠,除白天外保证睡眠时间8-9小时。并保持心情愉快。

    3、 加强营养,多进食蛋白质和多食汤类如鸡汤、鲫鱼汤、猪蹄汤等,以增加的乳汁分泌。特别注意,产后要多进食补血食品,如大枣、桂圆、猪肝等食品,以防产后贫血。

    4、 乳房护理,穿棉质乳罩,第一次喂奶可用温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乳头,以后喂奶前用温毛巾擦拭乳房及乳头。正确含接姿势哺乳。

    5、 每日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如量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应及早给宫缩剂。合并感染会有异味及子宫压痛,及时就医。

    6、保持会阴清洁,产后应穿宽大舒适的棉质衣服,勤换内衣裤及卫生巾,防止逆行感染。

    7、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夏季可随时通风,防止发生产褥中暑。

    8、 哺乳期注意避孕,产后42天内禁止同房盆浴。产后42天复查。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营养不良有哪些症状_七大

夏季养生2017-05-01

四季养生和五脏关系_春夏

夏季养生2018-03-11

老年人养生之道_老年人长

夏季养生2017-04-24

如何养心养性_修心养性十

夏季养生2017-04-26

夏季赤脚活动的好处_夏天

夏季养生2019-06-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