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豆豉,简称豉,古称大苦,是用黄豆或黑豆为原料,加入少量面粉搅合后,再加入一定的米曲霉菌种,将大豆等豆类的蛋白发酵分解,酌加少量酱油或食盐,密闭贮存两三个月之后,取出风干而成的调味品。
豆豉原产我国,汉代以前即有记载,唐代传入日本。现是长江流域地区居民的一种常用调料。
豆豉有咸淡之分,咸豆豉多用于调味,淡豆豉可入药。按原料可分为黄豆豉和黑豆豉;按体态可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按添加特殊辅料可分为酒豉、姜豉、辣豉、香油豉、茄豉、瓜豉和葱豉等等;按利用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曲霉型、毛霉型、根霉型和细菌型,但都是利用霉菌或细菌分泌的各种霉系,分解大豆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而做成,风味各有不同。中医认为豆豉性平味苦无毒,纯黑豆豉则性平味咸。
【营养】据分析,每100克普通黄豆豉中,约含水分22.4克,能量为937.8千焦,蛋白质31.2克,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22.8克,钙331毫克,磷503毫克,铁13.7毫克,维生素B1 0.13毫克,维生素B2 0.25毫克,维生素C3.2毫克。豆豉被誉为“各种微量元素的仓库”,人体肠道对其吸收率高达90%以上。
【宜忌】中医认为豆豉具有解表清热,透疹解毒,和胃除烦和解鱼腥之味的功效。
日本医学界和营养学界认为,豆豉可帮助消化,增强脑力,减轻醉酒,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解除病痛及减缓老化。他们认为,中国产的黑豆豉中含有尿激酶,能够溶解血栓,改善脑部血流量,因而增加脑力。这与中医所说的“和胃除烦”是一致的。
因是大豆制品,常人皆可食用,但过多食用会招致口渴。
【用法】可以直接食用或作为佐餐小菜。也可作荤素菜肴的烹饪调料,如与大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一起烹煮煎炒等,往往会使蔬菜的味道更胜-一畴。
淡豆豉用于治疗血痢不止时,方法是将豆豉、大蒜各等份研和为丸,温开水冲服。如患爆痢腹痛,可以淡豆豉与薤白一起切碎,煮至汤黑,去豉而服。中风不语者,可用淡豆豉煮汁加美酒服之。感冒发烧者,可用豆豉、葱、生姜共煎服,趁热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