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养生人群/女性养生/文章正文

子宫脱垂的经络疗法与注意事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7-04 16:41:43
养生之家导读: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位置以下,甚至子宫同阴道前壁一起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症状。

文章目录

子宫脱垂的经络疗法与注意事项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位置以下,甚至子宫同阴道前壁一起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症状。

临床表现

轻症者可有一般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减轻。

重症者外阴部有块状物脱出,走路时块状物变大,休息后可缩小,用手可还纳。极度重症者甚至影响正常行走。有的甚至卧床休息用手都不能还纳。脱出物因摩擦而有溃疡形成。

另外,子宫脱垂易引发腰酸背痛、下腹坠胀、便秘、胀气和尿路感染等症状。

经络疗法

揉按足上的大敦、水泉、公孙穴各10分钟,每日2次有一定效果,也可用艾炙法刺激这三个穴位。另外,用五味子和升麻粉敷于涌泉和关元穴,适于肾虚型子宫脱垂。

此外,提肛肌锻炼对子宫脱垂也有一定效果,方法是:坐在椅子或床上,忍住大小便动作,一收一缩交替做提肛肌的锻炼,每次10分钟左右,1日2~3次。

注意事项

子宫脱垂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绝性生活。

揉揉按按,带下病、子宫脱垂均可消

带下病和子宫脱垂症在前面的章节之中已经做了详细介绍,本节主要介绍的是能够有效治疗带下病和子宫脱垂症的按摩方法。

带下病的按摩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从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到长强穴(尾骨端和肛门之间)沿着后正中线由上到下掌推3~5次,之后沿着后正中线旁开1.5~3寸由上到下掌推3~5次,按摩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腰阳关各半分钟,双手手掌交替横擦命门穴和八穴各2分钟。之后中指、食指并在一起,中指微屈,两指尖合并,双手手指点长强穴1分钟,之后采用摄法由上到下沿着脊柱两侧旁开1.5~3寸按摩5分钟。

二、从膻中穴(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中点)到曲骨穴(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沿着前中线掌推3~5次,点按膻中穴、中脘穴、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寸处)、天枢穴(位于脐旁2寸处)、归来穴(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各半分钟,沿着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章门穴(位于人体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方)的顺序用掌根一边推一边揉3~5次,用拇指和食指拿带脉8~10次,用掌根按揉带脉1分钟,用掌根于肚脐处震颤2分钟,之后以肚脐为中心于腹部按摩3分钟。

三、点按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半分钟,由上到下沿着下肢内侧用五指拿捏3~5次,沿着下肢外侧用五指拿捏3~5次,掐涌泉穴半分钟。

四、如果带下清稀、量大,没有颜色和臭味,像水或鼻涕,应当加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半分钟,点揉命门穴和肾俞穴各半分钟;带下色黄黏稠似脓,发臭,或者夹杂着血色,应当加按风池穴、合谷穴、内关穴、建里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3寸处)、气海穴各半分钟,掌擦大腿内侧2分钟。

治疗子宫脱垂的经络疗法如下。

按摩足部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2毫米处)、水泉穴(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公孙穴(位于人体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各10分钟,每天按摩2次,也可以艾灸这三个穴位,此外,用五味子和升麻粉敷在涌泉穴和关元穴适合肾虚型子宫脱垂的女性。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贴敷

女性养生2019-06-25

子宫内膜异位症灸哪些部

女性养生2019-06-2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灌肠

女性养生2019-06-25

什么是子宫静脉内平滑肌

女性养生2018-08-20

子宫粘膜下上皮样平滑肌

女性养生2018-08-19

什么是子宫上皮样平滑肌

女性养生2018-08-19

女性外生殖器长什么样?女

女性养生2018-07-17

子宫的构成与组成部分_子

女性养生2018-08-04

女性外阴会长肿瘤吗?女性

女性养生2018-07-24

女性生殖器的神经支配系

女性养生2018-08-04

子宫下垂锻炼6个方法_子宫

女性养生2018-07-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