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盆底肌肉群张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能使子宫回到正常位置,对子宫脱垂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运动虽然对子宫脱垂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是如果运动不当,会使患有子宫脱垂的女性病情加重,很可能引起其他妇科疾病。如做超负荷运动,会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暂时性下降,若长期超负荷运动,就会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女性要适量运动。
(1)盆底肌肉收缩运动:仰卧,将臀部用枕头或靠垫垫高,使子宫复位,复位后,用力使盆底肌肉紧缩,就像忍住大便的动作,保持3~5秒,然后放松。每日早晨做2~4组,每组30~50次。
(2)腹直肌运动:仰卧,两手抱住大腿,上不用肘部支撑而坐起,身向前俯,使双手触脚趾尖,同时呼气,再慢慢躺下,同时吸气。每天早上做2~4组,做10~15分钟。
(3)臀部运动:仰卧,全身放松,屈膝使两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于身体两侧,用脚与肩胛部撑住身体,将臀部向上抬起,同时吸气,继而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吸气时,肛门收紧,呼气时,全身放松。每次练习10~30次。
(4)提肛运动:子宫基本复位后,取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或站立位),两腿伸直交叉并紧,同时尽可能用力上提肛门,3~5秒后两腿肌肉及会阴肌同时放松,吸气时提收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每天练习垂,有时甚至伴尿道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
(5)年轻产妇在产后长期哺乳使卵巢功能暂时下降,可使子宫支持结构的弹性、张力减弱而松弛,这也是促使子宫脱垂发生的因素之一。
运动可以增强骨盆底肌群的力量,对于身体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子宫肩负着孕育生命的重要使命,从发育成熟就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并排出月经,生儿育女,直到衰老退居二线,始终面临着各种伤、病的威胁,常会祸起“宫”中。
这不,秦大妈70多岁了,以前身体一直挺好的,可最近总发现自己的阴道口有东西堵在那里,尤其在下午买菜回来后更加明显。其实秦大妈是患上了子宫脱垂的疾病。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这种病在老年妇女中比较常见,虽非致命,却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运动对于子宫脱垂患者身体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下面介绍几种运动疗法:
子宫脱垂自我纠正锻炼法
子宫脱垂的病人应用体操进行骨盆底肌肉的运动锻炼,使松弛的肌肉经过锻炼逐渐恢复张力。尤其是对子宫脱垂不严重的病人,采用骨盆底肌肉的运动方法,特别是提肛肌运动有良好的效果,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介绍如下:
1.病人平仰卧,屈膝部使两足近臀,两手沿躯干放置,用足与肩部撑住身体,将臀部从床上提起,同时吸气,然后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在吸气时把肛门收紧,呼气时将肛门放松,每日清晨进行一次,每次5~15分钟。
2.取自然体位(坐、卧、立均可)用力使盆底肌肉紧缩,如要忍住大便或小便的动作那样,继而放松,如此一松一紧地动作,每日2次,每次10~15秒。
3.坐在板凳上,两脚交叉,双手置大腿上,交替做起立或坐下两种动作,每日2次,每次30~50回。
4.每逢小便时自动停止排尿若干次,次数不论。
以上四种方法均是锻炼提肛肌运动,此外也可自行进行腹直肌运动或膝胸卧式法,如仰卧,两手抱大腿,不肘部支撑而起坐,身向前俯,使两手触趾尖,同时呼气,再慢慢躺下,同时吸气,每日早晨时次,每次5~15分钟,或俯卧胸部贴床,头向一侧,两腿跪起,两膝撑在床上,两膝当中稍分开,注意大腿须和床成垂直线,每日晚上睡前及清晨醒后各做一次,开始时每次5分钟,以后渐加至20分钟医疗体操
1.仰卧或俯卧位,将臀部垫高,使子宫尽可能较快地复位。复位后,再用力使盆底肌肉紧缩,如同要忍住便或小便的动作一样,然后放松;如此一松一紧地练习,每天早晨操练2~6组,每组50~100次。
此法易进行,对严重的子宫脱垂患者很适合待痊愈或接近痊愈后,就不必垫高臀部了,可采取自然体位,无论坐、卧、立都可以。
2平仰卧,全身尽量放松,屈膝使两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躯干两边,用脚与肩胛部撑住身体,将臀部从床上提起,同时吸气,然后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吸气时,肛门要收紧,呼气时,肛门以及全身要放松,如此一紧一松地练习10~30次。
3.子宫复位后,可采取仰卧、俯卧、侧卧或站立,两腿垂直交叉并紧,同时尽可能用力上提肛门以及阴门,以放松两腿肌肉和会阴肌;如此一紧一松练习50~100次。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吸气时提肛,呼气时放松。
4.仰卧,两手抱大腿,上体不用支撑而起身前俯,同时用力提缩肛门及阴门,再慢慢躺下来,全身放松,如此练习10~30次。
5.仰卧,两臂侧平伸,掌心向上,右手不动,左手与右手击掌,同时转肩,但骨盆尽可能不动,向反侧做同样的动作;如此左右侧击掌各10~30次。
6.俯卧,胸部贴床,头侧一边,两腿跪起,两膝撑在床上,两膝稍分开,注意两大腿须和床成垂直线,每天操练1次,开始每次5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0分钟。
女性生产过后,成为新妈妈的喜悦并不会持续多久,因为要忙着照顾宝宝,还要面临着各种产后不适。
新妈妈忙着照顾孩子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照顾自己的身体,平时多休息,这样才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果新妈妈在坐月子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落下月子病,甚至会影响其日后的生活。
坐月子的妈妈最容易患的就是子宫脱垂症,患上这种病的女人的子宫会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若生完孩子之后过早做体力活,或者常常下蹲,很容易患上子脱垂。除了上述原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盆腔炎、腹腔巨大肿瘤、大量腹水患者,均可能会使得子宫向下移位。
通常情况下,中老年女性较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此病早期无显著症状,因此不易被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雌激素的下降,症状会越来越明显,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甚至在行走、劳动、下蹲、排便、咳嗽等过程中阴道就能感觉得块状物脱出。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爱护自己,分娩之后充分休息,防止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经常变换坐姿,做各类体操运动,以锻炼骨盆和腹壁肌肉,已经患上慢性咳嗽和习惯性便秘的女性应当及时治疗疾病。
我没有给朋友开药,而是给她推荐了一种有助于缓解子宫脱垂的运动方法一动物爬行法,也就是模仿动物在地上爬行,进而锻炼全身,调血脉、畅气血、舒筋骨、安脏腑,利于女性子宫的复原。
可以选择在干净的地板上或者在草地上进行,爬行时,双手双脚、双手双膝或双肘双膝着地,眼睛看向前方,匍匐爬行;或者左手和右手,左脚和右脚轮流进行。最开始动作可能慢一些,连续锻炼一段时间之后,速度即可逐渐变快,持续时间、距离也会从短到长。
日常生活中,躯体大多数时候处在直立状态,血液之流动过程不但要克服管内阻力,还受重力影响,导致血液分配不均,进而诱发子宫下垂。
所以,锻炼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和平时状态不同的爬行运动。爬行之法可调血脉、安脏腑,不但有助于下垂子宫复原,还可防治脊柱侧弯、脊背疼痛、腰肌劳损、痔疮、下肢静脉曲张、消化不良等症。
此外,已经患上子宫疾病的女人应当更注意睡眠,从古代开始,中医就在提倡午睡,这对于女性子宫,以及整体气血来说都非常重要,此时大,地之阳气收敛,人、子宫都应处在休息状态。只有人体生物钟、生活节奏与大自然顺应一致,才可顺应自然规律,气血之运行才得顺畅,身体才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