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牛黄、黄芩、雄黄、石膏、大黄、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疮痈、牙龈肿痛。
【现代药理】
1.试验表明,本品能抑制霍乱菌苗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2.本品能显著延长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大片一次2片,小片一次3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血小板减少宝国章报道,患者因感冒服牛黄解毒片,6片/次,2次/日。3天后出现鼻衄及口腔黏膜溃疡,又连续服用,颜面、上肢、躯干皮肤出现出血点,血小板25×109/L,出血时间5分钟。
2.膀胱炎王明武等报道,患者因风热感冒服牛黄解毒片,3次/日,4片/次。次日出现腰部酸痛,尿急、尿痛和尿血。查体:体温38.1℃,面色潮红,尿常规示红细胞(+)。停药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 治疗康复。
3.过敏性休克兰新昌报道,患者,女,42岁。因牙龈肿痛口服牛黄解毒片2片,10分钟后即感面部发热、发胀、口渴,及周身皮肤瘙痒,并有散在荨麻疹出现。30分钟后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送医院急诊室,患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双侧瞳孔等大,四肢发凉,腱反射消失。经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推地塞米松10mg,静滴多巴胺、阿拉明、维生素C ,1小时后神志恢复。
4.慢性砷中毒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成分,毒性较强,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砷,含砷约75%,硫24.9%,遇热易于分解,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慢性砷中毒。一男性曾服用牛黄解毒片,取尿样测砷含量明显增加,说明砷在体内可部分吸收,部分经肾脏由尿排出,故牛黄解毒片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
5.药物性肝损害王秀荣等报道,患者,男,32岁。因咽痛自服牛黄解毒片,2片/次,3次/日。服用2次后出现全身不适无力,皮肤瘙痒。次日皮疹、头晕、腹胀,尿如浓茶,伴呕吐2次。查体:体温37.8℃,血压130/90mmHg,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双睑结膜充血水肿,肝上界第6胁间缘下4cm,剑突下3cm。血象:Hb10g,WBC14.8×10%L;肝功:TTT6U,GPT200U,碱性磷酸酶40U,甲胎球蛋白(一)。给予激素、维生素C 、维生素B及保肝药物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消化道症状及肝区痛减轻,继续保肝药物治疗。2周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肝回缩正常,复查血象及各项肝功均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
6.过敏性药疹牛黄解毒片引起的过敏性药疹较为常见,表现为皮肤潮红,面部发热,周身皮肤瘙痒,在四肢出现散在荨麻疹等皮疹,瘙痒难忍,如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停服牛黄解毒片。7.腹泻表现为初起大便次数增多,随着腹泻加剧,进而出现呕吐,面色发灰,气急症状。
8.精神失常症见神志失常,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时而静坐寡言,时而烦躁不安。
9.其他尚有药物性肝损害、尿血、剥脱性皮炎及出现成瘾性等报道。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孕妇禁用。
2.脾胃虚弱者忌服。
3.新生儿慎用。
【分析与评价】牛黄解毒片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循环、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等系统,呈现出皮肤药疹、过敏休克、肝脏损害、砷中毒等症状。牛黄解毒片诱发引起的不良反应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患者的个体差异、服用方法不当、中西药配伍、多种药同时服用、长期大剂量使用等,都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建议服用牛黄解毒片时,要掌握好剂量及适应证,不要长期大量应用,减少不合理的配伍。牛黄解毒片中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钙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或异烟肼等药合用,则产生络合物影响疗效。超量及长期服用,必须在医生及临床药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