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需要根据中医辨证,选择适当的膏方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疗效。常见辨证分型有:(1)阴虚火旺型证见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遗精,阳事易举,大便时有白浊滴出,舌红,脉弦细或数。
一般调补原则为滋阴降火。常用药物如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车前子、鳖甲、川牛膝、龟版胶等。
(2)肾阳不足型证见精神不振,头晕,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甚至稍劳后即有白浊溢出,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一般调补原则为温补肾阳。常用药物如熟附子、肉桂、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薏苡仁、芡实、莲须、鹿角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