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样得蛔虫病的?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它产出的受精卵随着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氧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泥土中,约经3周时间,卵内的细胞发育成幼虫。这种含有幼虫的虫卵可以污染水源、泥土、蔬菜、瓜果等,人食这些带有虫卵的食物或水以后,就可以得蛔虫病,特别是小儿喜欢在泥土上玩耍,多有吮吸手指的习惯,吃东西时又不爱洗手,更容易得病。
感染后,小肠内寄生的蝈虫少则几条、几十条,多时可达数百上千条。蛔虫在肠内与人体争夺营养物质,故患有蝈虫病的人,常有营养不良或贫血等。蛔虫的排泄物如脂肪酸、胺类、拟组织胺类物质还可以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肠内痉挛。因此,病人经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肠腔内的蛔虫有时还能钻入胆道、胰管、阑尾,引起胆道蛔虫症、急性胰管炎、阑尾炎等。
为预防本病,必须做好粪便管理。生食蔬菜瓜果必须洗净,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吮吸手指,饭前便后都要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