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是痛风应去哪个科做什么检查
痛风初次发作的剧痛在几天之内可自然消退,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如果因为疼痛消失就置之不理,急性痛风转为慢性痛风后,疼痛就会反复发作。另外,痛风患者患上高脂血症、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后,病情很容易恶化。因此,一旦痛风发作,就说明高尿酸血症已经恶化,如果不尽快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痛风的就诊科室
痛风患者可以就诊的科室有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当尿酸值偏高或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时,一般去内分泌科就诊。如果医院没有内分泌科,那么也可以去外科或风湿免疫科诊治。如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初次突发痛风,可以去外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痛风及风湿患者病情恶化、关节遭到破坏时需进行外科手术。如果病情转化为慢性,患者肾脏功能受损,尿路出现问题,就应去泌尿外科就诊。
痛风检查的目的
痛风检查的目的包括3方面:确诊;查明痛风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痛风的检查与高尿酸血症程序相似。但是,由于痛风患者容易患上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因此必须做更全面的检查。
痛风的诊断标准
经血液生化检查,尿酸值超过7毫克/分升时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但痛风发作时的尿酸值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血尿酸值只作为诊断痛风的辅助参考。
目前大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
2.痛风结节中有尿酸盐结晶。
3.符合下列项目中的6项或6项以上。
(1)急性关节炎发作2次以上;
(2)炎症反应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
(3)急性关节炎发作的部位只有一处;
(4)关节红肿;
(5)跖趾关节剧烈疼痛;
(6)单侧关节炎症,累及跖趾关节疼痛发作;
(7)单侧跗骨关节疼痛发作;
(8)有痛风结节;
(9)血清尿酸值升高;
(10)X光透视显示有非对称性关节内肿胀;
(11)X光透视显示有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
(12)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符合上述1、2、3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痛风。另外,该标准还需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例如用秋水仙碱试验性治疗迅速有效,同样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检查尿酸升高的原因
尿酸值升高的原因有两种: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减少。
因此,应进行检查,测定尿酸排泄量,尿液、血液的成分和状态,以及肾脏机能,从而判断是由于哪种原因导致痛风。
1.尿酸排泄量测定
收集24小时内排泄的全部尿液,计算其中的尿酸总量,测定每日排泄的尿酸量。
肌酐清除率检测
肌酐是肌肉组织中肌酸在人体内的代谢剩余物。它经肾脏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测定肌酐清除率能够检查肾脏功能。
2.尿素氮
尿素氮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剩余物。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经肾小球过滤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液的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清除率也就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饮食中摄人的蛋白质较多,尿素氮的数值也会相应升高,但是这并不表明肾脏机能出现异常。
尿素氮正常值为7~l5毫克/分升。
3.尿沉渣
用离心机分离尿液,观察其中的有形沉渣。由此可以检查肾脏及尿路状况,例如是否有尿路结石。
4.尿白蛋白测定
人体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小于30毫克),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当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出现异常时,蛋白质就会排入尿液中,称为蛋白尿。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检查肾脏机能是否正常。
5.尿潜血反应
肾脏或尿路感染后,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如果数量未达到一定程度,即称为尿潜血。如大量出血,则会出现血尿。
检查是否患有合并症
痛风患者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生活方式病,这些疾病基本上都可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来诊断。
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检查需测量胆固醇值、血脂值、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检查需测血糖值,肾脏疾病检查需测尿素氮、血肌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