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发病的主要诱因是暴饮暴食:
尤其是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所谓高嘌呤饮食主要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和进食的总量有关,如豆制品中嘌呤含量虽不是最高的,但如进食过多也会诱发痛风。因此,不管食物中嘌呤含量是多少,适度进食才能减少痛风的发病率。其他诱因包括酗酒、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服用某些药物(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吡嗪酰胺、水杨酸类药物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食物过敏、饥饿、关节局部损伤、感染、遭受湿冷、穿鞋紧、走路多等。
(2)痛风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
调查显示,10%~25%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在痛风患者的近亲中,患有高尿酸血症者可占10%~25%。这就是说,痛风有遗传因素。痛风遗传缺陷的本质和其他遗传性疾病一样,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存在于人的细胞染色体上,它携带有遗传密码,对蛋白质及酶的合成起控制作用,从而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痛风就是由于控制尿酸生成的一些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痛风的遗传方式一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部分则为性联性别因素
男人比女人易发作痛风,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以后。
(3)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
年龄大的人比年轻人易患痛风,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
体重因素
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痛风患者中有70%是肥胖者。
饮酒因素
酒精可使体内尿酸值升高,酗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压力因素
压力过大易使尿酸值上升,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脑力劳动者更容易患上痛风。
运动因素
剧烈的无氧运动会大量消耗ATP,使肌肉中产生过多的嘌呤,导致尿酸值升高。另外,运动后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肾脏排泄的尿酸量减少,也容易导致尿酸值上升。
患有其他生活方式病
患上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等一些生活方式病会造成肾脏机能下降,尿酸排泄量减少,从而导致尿酸值升高。
服用其他药物
某些降压药、治疗哮喘的药物或是抗结核的药物具有使尿酸升高的不良反应,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应向医生咨询用药事宜。
家族中有痛风患者
痛风的遗传问题尚未经过科学证明,但临床统计显示,确实存在痛风易感体质。
另外,一个家庭中的成员饮食习惯往往相似。如果家庭的饮食中动物蛋白及脂肪的摄取常常过量,那么其中的成员就有患痛风的潜在风险。
为了预防痛风,必须改变生活习惯,远离引发疾病的种种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