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中耳炎医案案例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10-17 09:59:14
养生之家导读: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中耳炎医案案例。

(1)张某,男,59岁。两天前左耳中耳炎发作,耳道肿胀,流黄水,闷痛,适逢淋雨,致以头痛昏沉、低热、汗少、嗜睡、咽痛、不渴。舌淡胖润,苔白,脉弦。此证属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乃的对之方:

处方:麻黄10 g,附子15 g,细辛5 g。(张存悌治案)1剂后汗出溱溱,低热解除,头痛、耳道肿痛显减,再剂痊愈。

(2)童某,男,5岁。左耳流脓,发高热,体温39.7℃,西医诊为中耳炎,曾用青霉素等药,发热未减,流脓依旧,延余诊治:左耳中有清稀脓液渗出,精神委顿,有“但欲寐”之势。二便通畅,舌质青滑苔薄白,脉沉细。肾开窍于耳,今寒邪侵入肾经,滞子耳窍,故现上述诸症。治宜温经散寒,鼓邪外出,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附片30 g,麻黄6 g,细辛3 g。

服1剂后,发热即退,面色唇口转红,脓液转稠,脉转弦数,舌质转红。

病已由寒化热,所谓阴证转阳,其病易治。宜用清肝降火之剂,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5 g,栀子3 g,黄芩、车前子、柴胡各6 g,生地15 g,泽泻6 g。

服3剂后,耳中流脓渐止而愈。(戴丽三治案)

点评:凡遇寒邪外遏,宜先予温经散寒,待表邪已祛,转入温扶。但若阴证转阳,则应施以清凉。本例因小儿生机旺盛,易虚易实,故1剂温扶而立见转阳。若系成人、久病,虽数剂温扶亦难有此明显转机。临证之际宜注意患者年龄、体质、病程及服药反应。尤须注意阴证转阳之际,切勿泥执温扶,所谓药随证变,见风转舵是也。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治急性化脓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急性卡他

中草药2021-07-29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慢性化

中草药2021-07-28

阳和汤加减治慢性化脓性

中草药2021-07-06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渗出性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慢性化

中草药2021-07-03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