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张学文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发热恶寒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9-26 09:01:06
养生之家导读:阳虚表证发热:主证为发热恶寒,头痛腰痛周身倦怠,舌淡青,脉沉细。

[案例]李某某,女,34岁,工人。发热恶寒天,始按普通感冒治疗,经服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复方阿司匹林等不仅无效,反而逐日增重,体温高达41°C,经用液体加用四环素滴注不愈。接诊时,患者体温虽高但近衣被,腰痛身痛,背恶寒明显,咽喉痛,尿黄赤,舌淡青,脉反沉。辨证为阳虚外感,拟扶阳解表法论治。处方如下:

麻黄6g附子12g细辛、甘草各3g板蓝根30g

1剂见效,连夜又进1剂,则脉静身凉,再未复发。

按语

阳虚表证发热:主证为发热恶寒,头痛腰痛周身倦怠,舌淡青,脉沉细。

外邪袭表,正邪相争,故发热恶寒;阳气不足,少阴有寒,故腰痛倦怠,舌淡青,脉沉细。治宜助阳解毒。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此类病证临床上屡见不鲜,多由肾阳不足,加之劳累过度,或入房,或遗精,或途逢大雨淋浴伤阳,或病未痊愈而肾气又伤之时,外邪乘虚入侵所形成。

临床上以高热而欲近衣被,腰痛甚,虽发热而口不干渴,身困倦,舌淡青,表证明显而脉反沉为特点。张老认为,治疗此类病证,尽管盛夏,也可用麻辛附三味温经助阳,微发其汗,使外感之风寒得以表散,内伤之肾阳得以顾护,这样,补中有散,表散而无损于阳气,固阳而不碍解表,故不论冬夏,只要有是证,就可用是方。

(陈镜合,陈沛坚,程方,等,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麻黄细辛可以一起服用吗

中草药2019-12-11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

中草药2019-11-15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组成

中草药2019-08-29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

中草药2019-08-16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用法

中草药2019-08-14

麻黄细辛附子汤经典医案

中草药2019-08-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