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麻黄附子细辛汤脉象辨识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9-25 21:52:25
养生之家导读:麻黄附子细辛汤脉象辨识医案。

“夫脉者血之府也”,血行脉中,发挥其营运潘养作用,若发生病变,其脉必受影响。

周连三先生生前论述此脉时说:“论中立脉沉’以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今有发热之症,证明寒邪将离太阳之表,而未离太阳之表;将入少阴之里,而未入少阴之里,故脉亦可现浮,但必浮而无力,临床应不拘脉之沉、浮,但见:发热恶寒,四肢酸冷,身困乏力,面白唇淡,舌淡苔白等症,即可大胆使用。”

我们常以此方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等外周血管疾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变所致的迟、结、代脉多能取效,麻黄须用9至15克之间,附子15至30克之间,并酌加黄芪,甘草,桂枝其效更著。现举临床治验:

孙××,男,25岁,1980年11月12日诊治。

冷水作业,受寒冷刺激,诱发左手发凉麻木、沉困疼痛、色苍白,由于尺、挠动脉消失,而来我院求治。

证见:面白唇淡,表情痛苦,左手冰冷,色呈苍白,疼痛麻木,入夜加重,舌淡苔白,尺、挠动脉消失,右脉沉迟无力,皮温计测试,左手温度比右手相差2.5℃。

此属肾阳不足,寒袭脉络,治宜:发散寒湿,温通经脉。

方用:麻黄10克,炮附子15克,细辛6克,服药后即感左上肢发热,汗出,温度升高,原方共服5剂,温度正常,双手相等,色变红润,尺、挠动脉恢复,疼痛消失,临床治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麻黄细辛可以一起服用吗

中草药2019-12-11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

中草药2019-11-15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组成

中草药2019-08-29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

中草药2019-08-16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用法

中草药2019-08-14

麻黄细辛附子汤经典医案

中草药2019-08-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