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菊花粥的做法
适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者。
材料
桑叶、菊花各l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把桑叶、菊花装入调料袋中。
2砂锅中放入调料袋和适量水,小火煎煮20分钟,取出调料袋,倒入粳米,煮至粥稠即可。
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此粥可缓解风热感冒初起时的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干咳无痰、咽干口渴等症状,对消除目赤肿痛也有效。
桑叶菊花粥的作用功效
桑叶菊花粥可缓解肝热目赤疼痛
肺与肝两脏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协调,保持全身气机的调畅。秋燥犯肺,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可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出现目赤肿痛。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通过肝经与眼睛相通.眼睛就是肝的外窍。因此.肝通过肝经输送营养濡润眼睛,就会使眼睛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到眼睛。当然,我们通过观察眼睛也能掌握肝的状况。而《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目为肝之外候也。”即是说,眼睛是肝功能正常与否的外在表现。肝火亢盛,循经而上,则使眼睛发红、肿痛。肝火熏蒸湿气,所以会有头晕的现象。而要解决这些症状的关键则在于清除体内湿热、清肝火。
桑叶菊花粥是消除上述症状的最佳膳食。具体做法是:取鲜桑叶15克,鲜菊花30克,粳米50克。先将鲜桑叶、鲜菊花洗净后加入300毫升清水煎煮,过滤出汁液后,再加人300毫升清水煎煮。然后把第一次所取的汁液和粳米放人,用小火煮1小时即可。每日一次。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本草正义》中说:“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息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意思是说,大多数的花以宣扬疏泄的方式治疗疾病,只有菊花以固摄、收敛、下降的方式治疗疾病,菊花能平肝火,消内部风热,抑制肝的疏泄,防止肝疏泄无度。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本草备要》中说,桑叶“代茶止消渴”。即是说,桑叶可止渴润燥。《本草分经》中说,桑叶“苦甘而凉.滋燥凉血,止血去风”。也就是说.
桑叶有解表热、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阴生津的作用。中医里常用桑叶来治疗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眼睛肿痛等症。
桑叶菊花粥不仅可以平肝火、养肝阴、消目赤、去肿痛,解表里之热,还可调节水道,有利于湿热体质者缓解体质状况。